关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日期:01-10  点击:724  属于:公司动态

要: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实践性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工商管理专业自开设以来,更是为社、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必须加快专业建设与发展,突出高职特点,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再次腾飞。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与发展

1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但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近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矛盾,专业现状不容乐观。

(1)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成了本科院校的“压缩精简”版。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我国设置;8O年代初,迎来了财经类专业的全面繁荣;到80年代后期,一些高校纷纷开设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专业;90年代初,又掀起了兴办会计类专业的热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又促进了营销专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专业,例如金融保险、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试办高职教育,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本科院校专大同小异。纵观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既有本科院校的传统专业,比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市场营销,也有本科院校的新型专业,比如:电子商务、金融保险、酒店管理,而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上区别不大,不同的只是内容的多和少,时间的长和短。很多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成了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浓缩精简”版。

(2)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供需失衡。兴办工商管理类专业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吸引了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加盟。从办学主体看,既有普通本、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和中专,也有党校和各级各类政府机关、社会力量。从学历层次看,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自考和中专等层次,还有大量非学历教育的专业证书班和结业证书班。这种普及必然会导致此类人才供需失衡现象,尤其在全球经济出现低迷、失业率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形式更不容乐观。即使是名牌高校的毕业生也普遍感到就业困难,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可见一斑。

(3)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不突出。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建设,多年来变化不大,主要还是集中在管理、营销、会计等专业上,多半还是侧重理论教学。因此,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似,专业特色不明显。

(4)实践环节所占比重不够。在教学内容上,高职工商管理类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管理实践;先开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相近课程之问内容重复,多次讲授,学生听了乏味;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类专业所开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和社会实习应在总课时中占有较大比重,但目前仍然是课堂讲授和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在总课时中所占比重不够。

(5)“双师型”教师少。目前,师资队伍的现状是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难免照本宣科,所培养的学生必然缺乏实践知识,影响了人才质量。

2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与发展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是它的培养目标。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具备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这样的定位既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避免了和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狭路相逢”,又有利于培养以实践性、职业性为取向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2)对现有的老专业进行改造,突出专业特色。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对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来说,应重点突出其特点。因此,应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突出专业特色。

(3)注重专业设置的前沿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专业设置的超前意识,形成“人无我有”的局面。比如学院开设的“物业管理”、“金融保险”等专业,虽然发展有一定难度,但具有较好的前景。

(4)加强实践环节。作为一个现代工商管理人才,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说服能力,这些能力素质往往需要在大量的实践环节和社会工作中加以锻炼和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实习、实训两类实践教学为主。可将实习实训期分为三部分:一是与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安排在暑假进行;二是认识实习与市场调研,促使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锻炼其实践活动能力;三是聘请优秀企业家做兼职教授或专业指导专家,每年给学生做一到两次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另外,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首先,应争取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支持,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其次,为了确保实习取得实际效果,可与当地组织部门联系,选择一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

(5)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是学校与地方有关企业签订协议,建立教师实习基地,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知识;二是重视引进企业科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 梁秀文,郭玉梅.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2] 杨建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9).

山西科技,2010(2)

电话:0311-69001130

邮件:68137669@qq.com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财富大厦